• banner1
  • banner2
  • banner3
  • banner4
广州空港经济区发布2025年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发布时间:2025-02-12 15:32:54 发布单位:本网 阅读次数:-

  2月8日上午,广州空港经济区高质量发展圆桌会暨2025新机遇发布会召开,正式发布空港2025年高质量发展八大新机遇,与会嘉宾和企业家代表围绕如何把握新机遇,做大做强现代临空产业体系展开了深入探讨。广州空港委党组书记、主任杨颜泽出席会议并讲话。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周翔,民航中南地区空管局副局长廖超豪,广州海关党委委员、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关长、党委书记顾炯,白云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党委委员、副站长胡诗尉,白云区政府副区长刘导平,花都区政协副主席卢日新,广东省机场集团党委委员、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晓勇,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战略规划投资部副总经理黄翔以及广州空港委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

1.jpg

现代临空产业初具规模,发展指数居全国前列

  广州空港经济区是南方枢纽、北部增长极的核心,产业基础扎实,现代临空产业初具规模,已基本形成航空维修、物流与供应链、时尚消费品三大主导产业,正对标我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临空产业集群,重点发展航空与低空经济、新能源与新型储能、物流与供应链、时尚消费品、会展、旅游休闲等六大产业,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目前,临空经济示范区总部产业园已引入330余家临空产业企业,引进了中航材智慧机场业务总部、蕴盛航空产业基地、航润技术大湾区航空资产管理和维修总部、阿里健康生态药企发展项目等重点项目。

  2024年,广州空港经济区航空维修业完成产值59.88亿元,同比增长23.5%;物流与供应链业完成营业收入605.50亿元,同比增长30.2%;时尚消费品业完成产值73.53亿元,同比增长17.8%。全国首个“安检+清关”双前置城市货站获批,跨境电商带电货物实现“国货国运”。《中国临空经济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广州临空经济发展总指数连续四年位列全国前三,2024年首次超越北京首都机场位列全国第二,并在枢纽带动和体制机制创新指数上均排名全国第一。

  会上,广州空港委党组书记、主任杨颜泽强调,广州空港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要求,2025年要牢牢抓住拼经济这条主线,对标对表国际一流、国内先进,奋力改革创新,协力提升航空枢纽能级,并按照将空港经济区打造为南方枢纽、北部增长极核心承载区的目标,主动衔接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完善现代临空产业体系,重点抓好六大产业发展,持续抓好大项目、大企业投资,建设白云机场国际商务合作区,促进白云机场综保区提级赋能,牵头推动我市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广州空港博览中心发挥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用心用情服务好企业,全面提升空港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推动北部增长极向空而强,加快从“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开放枢纽”跃升。

枢纽竞争力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基础扎实

  白云机场作为全国三大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之一,离机场半径20公里范围内布局有广州北站、白云站、广州国际港等铁路枢纽站点,是粤港澳大湾区空铁客货枢纽最为集聚的区域。2020-2023年旅客吞吐量实现“四连冠”;2024年旅客吞吐量7636.93万人次、增长20.9%,货邮吞吐量238.25万吨、增长17.3%,均创历史新高。目前,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加速推进,T3航站楼全面封顶,第四跑道今年1月正式启用,成为大湾区第一座拥有四条跑道的机场。

  广州空港委稳步推进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截至2024年年底,枢纽范围内重点推进建设项目共计69项,已完成投资368.97亿元。依托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建设,集聚了顺丰速运、圆通、中远、中外运等国内外物流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以广州为中心、涵盖亚洲、辐射欧美的国际货运网络。

  目前,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已成为国内跨境电商业务模式最丰富、最灵活的区域,保税维修、飞机租赁、保税药品进出口等新兴业务加快发展,机场综保区进出口总额由2020年的223.7亿元增长到2024年超400亿元,年均增长21.3%。

发布2025年“八大新机遇”,构筑枢纽经济高地

  会上发布了空港2025年高质量发展八大新机遇。

  一是广州国际航空枢纽加速发展。将加快白云机场三期东西区货站、联邦快递华南操作中心等设施建设,协同提升通关效率,以实施《广州市促进航空运输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版)》为抓手,推动“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跃升,促进“流量”变成“增量”。

  二是国家级战略平台多重叠加。空港区叠加了临空经济示范区、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国家级功能平台,且已纳入广东自贸区联动发展区,向西链接广州花都经济开发区,向东链接广州民营科技园、中新知识城等,是国家级功能平台较为集聚的区域。正加快推进南方枢纽、北部增长极建设,枢纽高地、开放高地加速提质。

  三是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0亿元,安排市“攻城拔寨”重点项目22个,年度投资计划44.98亿元,争取建成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项目63个。协调推进广河高铁等11条高铁、城际轨道,广花、芳白、广佛东环等3条城际项目,惠肇高速、花都大道快速化改造等11条高快速路项目建设,构建内畅外联的综合交通体系。广州空港博览中心年底前新建成4个展馆,新增展览面积4万平方米。

  四是临空产业集聚发展迎来契机。依托广州飞机维修公司、新科宇航等龙头企业,做强航空制造维修业。推动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机场货站等增资扩产,巩固航空物流优势。加快打造蕴盛航空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储能制造业创新中心及周边配套项目,发展临空先进制造业。依托广州空港博览中心,全年举办不少于20场次展会活动,培育壮大会展产业。

  五是机场综保区发展全面提质增效。将发挥《广州白云机场综保区重点产业扶持政策(试行)》政策引导作用,强化生物医药、跨境电商、保税展示交易、融资租赁等重点产业导入,扩大保税业务进出口值,提高围网面积开发率,提升出口跨境电商仓储能力。

  六是低空基础设施建设赋予新动能。将贯彻落实《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条例》,推动成立市低空飞行综合服务管理中心,开展低空空域分类和航线划设,编制我市W类空域优化方案,规划30条实用、特色、精品航线,推动邮政便民政务、珠江空中夜游、医学检测样本配送等8条航线常态化运营;加快推动广州A类飞行服务站建设,因地制宜推进我市“1+5+100”低空地面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我市低空飞行起降网络;争取“国字号”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获批。

  七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将利用海关实验室入驻综保区契机,推动空港药品专窗常态化运行,实现口岸药监、海关监管服务前移。落实与民航中南管理局、南航集团、省机场集团等七方战略合作协议,协同强化广州国际航空枢纽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功能,助力外贸腾飞。继续推进空港口岸查验配套服务费改革和“单一窗口”应用。

  八是国有企业平台注入新动能。发挥“管委会+公司”机制优势,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提升园区运营、产业投资和基础建设效益,服务推动区内企业做大做强。

相关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