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态、为民生、稳增长——解读作为“三合一”工程的海绵城市建设
发布时间:2015-09-29 16:00:00
发布单位:本网
阅读次数:-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记者王立彬)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快雨水蓄排顺畅合理利用的海绵城市建设,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海绵城市建设,是保护生态环境、服务民生改善、稳定经济增长的“三合一”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土地要滋润、城市要呼吸
“到武汉看海”“到长沙看海”“到杭州看海”……这是近年来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的生动写照。繁华城市“一雨就海”的另一面,是越来越多的城市严重缺水,形成地下漏斗、地面沉降。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建设雨水自然积存、渗透、净化的海绵城市,可以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
目前我国90%以上的城市排水处理是快排模式。沥青、水泥为主的地面硬化,使八成以上城市地表丧失雨水吸储能力。对有限的管道设施,一旦暴雨来临,很易形成严重内涝。与此同时,雨污“同流合污”,城市雨水流失率达七成以上。随着城市面积急剧扩大,地表硬化“大饼”越摊越大,单靠管网排涝此“管”不通,城市水土平衡更是难以为继。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从今年起在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增强建筑小区、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带等的雨水消纳功能,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扩大使用透水铺装。这样,城市建设顺应自然,不仅可以解决缺水问题,还将扭转城镇建设的水泥化趋势。城市土地能更好呼吸,居民才能更好生活。
治理黑臭水、安居又宜居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海绵城市建设要与棚户区、危房改造和老旧小区更新相结合,加强排水、调蓄等设施建设,努力消除因给排水设施不足而一雨就涝、污水横流的“顽疾”,加快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和黑臭水体治理等问题。这样,百姓安居工程将更好地成为一项宜居工程。
今年9月初,住建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正式公布。对黑臭水体,《指南》的定义是:城市建成区内,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或)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黑臭水体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副产品”。如果说“碧水蓝天”是居民的梦想,“黑臭水体”就是让群众掩鼻而过的拦路虎。
按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基础设施规划、施工、竣工等环节都要突出相关要求。把建筑小区、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带等的雨水消纳功能与地下管廊建设结合起来。治理黑臭水体,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海绵城市建设将是标本兼治之策。
拓宽融资渠道、释放投资动能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要总结推广试点经验,采取PPP、政府采购、财政补贴等方式,创新商业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运营。
海绵城市建设,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潜力。今年夏初的全国海绵城市建设培训班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说,海绵城市建设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城市雨水方面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可以缓解地下水位下降、大雨必涝、山水林湖消失等城镇化中的许多矛盾。同时这也是稳定经济增长的需要。据他估算,海绵城市建设投资约为每平方公里1亿元-1.5亿元,这是一个巨大的投资空间。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这是一个重要投资方向。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专项建设基金支持范围,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业务,多渠道支持海绵城市建设。当前,我国社会资本十分充足,企业热情也很高,只要创新融资方式,把公共服务工作做到位,就可以拓宽融资渠道,更好地使雨水变弃为用,促进城市与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来源:新华社)